【國際摘要 & 新冠疫情最新】01-27-2022
1.【美國生活】美聯準Fed啟動升息在即,美國去年12月新屋銷售攀升到10個月新高;上週的30年期固定房貸平均利率,從1個月前的3%出頭升至3‧5%,觸抵2020年3月以來新高水位。 拜登政府26日推出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的服務新舉措,將在聯邦醫療保險網站的「服務比較Care Compare」網頁公布養老院的員工流動率和周末護士值班等細節,便於消費者比較養老院的服務品質。
2.【美國即時】美國聯邦眾議院民主黨議員推出「2022年美國競爭法」法案,主張美國將創立美國晶片基金,撥款520億美元鼓勵美國私營部門投資半導體生產等;授權450億美元改善美國供應鏈、加強製造業、防止關鍵物品短缺並確保更多此類產品在美國製造,總統拜登聲明該法案將使美國在今後數十年,在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3.【財經動態】美聯準Fed在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後發表聲明,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在0%至0‧25%區間的近零水平不變,但暗示即將於3月升息,原因是鑑於通膨遠高於2%且勞動就業市場強勁,將會是2018年12月全面收緊史上最寬鬆的貨幣政策以來首次升息,主席鮑爾表示,聯準會將使用各項工具,支持經濟和勞動市場,避免高通膨持續。 中美持續十年之久的「反補貼關稅案」,以中國勝訴告終,世貿組織WTO26日宣布,中國每年可對價值6‧45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。 瑞銀集團UBS收購美國自動化理財服務供應商Wealthfront,該公司管理著270億美元資產,交易價值14億美元,將全以現金進行,交易將於今年下半完成。
4.【疫情焦點】英國疫情監控平台統計發現,Omicron主導疫情後,約24%患者在急性期就出現「腦霧」症狀,無論是不是重症感染、年老或是年輕,只要感染,都有腦霧風險,而演變成長期症狀,終身的腦損傷,不會因確診後的「症狀輕微」而消失,警告民眾應儘量降低感染風險。 美國加州大學學者分析了32名已痊癒的新冠確診者的腦脊液,當中有29名有認知衰退情形,顯示感染期間,病毒進入體內,觸發免疫系統後,可能連帶誘發了不必要的發炎反應而導致腦內發炎。 日本政府考慮讓密切接觸者在自家等地隔離期間,從現在的10天進一步縮短到7天,減少社會活動的停滯,目前已進入最後協調階段。 歐洲疫情嚴峻,烏克蘭過去24小時通報逾3萬例確診;遭Omicron變異株席捲的捷克首次增加超過5萬起個案,連續3日創單日染疫紀錄;德國27日則首度通報超過20萬例確診。
5.【國際消息】美媒報導,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美國和歐洲盟友準備將其踢出「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」SWIFT,此舉將導致俄羅斯經濟遭受嚴重破壞,也會讓以美國和德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損失慘重,俄羅斯上議院副議長宣布,若該國真被排除在SWIFT之外,也將停止對歐洲運送石油、天然氣、金屬等重要資源,導致其遭受嚴重損失。 歐盟27日就中國對立陶宛的歧視性貿易作法,向世貿組織WTO提訴,但強調中歐雙方仍可持續尋求外交解決方案,避免對峙局勢持續升級。 德、法、俄羅斯和烏克蘭26日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「諾曼第」模式會談,俄烏同意烏克蘭東部衝突維持停戰,各方談判代表同意待2月在德國首都柏林會面再進行下一輪談判,繼續進行外交協商。
6.【全球視野】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等機構學者,針對「吃太多肉」是否造成「骨質疏鬆」的研究發現,對於罹患骨質疏鬆的老年人,在鈣質攝取充足的前提下,每天攝取大於、等於體重乘以0‧8公克的蛋白質,不但骨密度增高,骨質流失速度也降低,髖部出現骨折的風險同時下降。
7.【新冠防疫】接種疫苗雖無法保證免受病毒感染,但仍有效於預防重症,提醒民眾配合口罩令避免病毒傳播,以及持續完善勤洗手、少群聚、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衛生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