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國際摘要 & 新冠疫情最新】12-17-2021
1.【美國生活】繼數十個龍捲風橫掃中部地區肯塔基、伊利諾、密蘇里、田納西和阿肯色
五州不到一周,大平原地區和中西部多州前天又遭到極端強風暴的襲擊,許多地區出現
龍捲風、沙塵暴和非同尋常的高溫,至少導致五人死亡,至昨日仍有超過五十萬住戶和
商家斷電;氣象專家擔憂,極端天候似乎已成新常態,強風暴未來將會在冬季更常出現。
台灣外交部表示,駐紐約辦事處13日起,已累積6人確診新冠肺炎。外交部已持續提
醒駐處加強落實防疫措施,並將密切注意美國疫情發展,隨時提供駐美各處必要協助,
以確保外館人員及眷屬的健康。
2.【美國即時】聯邦參議院16日以75票贊成、18票反對,表決通過駐中國大使伯恩
斯的人事案,伯恩斯為26年來首位以職業外交官之姿上任的駐中大使。 預計從12
月16日至2022年1月3日,將有多達350萬旅客進出LAX。建議旅客提前計
畫並使用Parking.FlyLAX.com預訂停車位,以獲得最優惠價格和有
保證的停車位。另外凡抵達LAX的國際旅客應在出發前了解有關新冠病毒檢測的新聯
邦規定。請至FlyLAX.com/TravelSafely了解更多詳情。 新
加坡航空發布聲明由於商業原因,新航將於2月18日起停止提供洛杉磯至台北航線的
服務。所有班機不管是前往洛杉磯或台北均需先經由新加坡再轉飛。
3.【財經動態】在大型科技股和銀行股領跌下,美國股市今天早盤開低走低,道瓊指數一度重挫六百點,
達百分之一點六,標普五百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也超過百分之一。聯準會決策
會後的漲勢只維持一天。微軟和亞馬遜、GOOGLE母公司字母一度跌約百分之二,
蘋果和臉書跌約百分之一,花旗、摩根士丹利、摩根大通等銀行股跌逾百分之二,高盛
和富國銀行更跌逾百分之三。聯電ADR表現反倒相對淡定,在平盤附近小幅上下波動;
台積電ADR跌百分之零點四左右,費半跌百分之零點六。加速升息的前景以及Omi
cron新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迅速,讓投資人憂心忡忡。為抑制發燙的通膨,全球央
行紛紛緊縮貨幣政策,但同時也緊盯新冠疫情的發展。為了因應通膨飆升,美國聯準會
決議加快縮減購債速度,2022年可能升息三次。專家認為,Fed升息縮表的挑戰
很高,因為他們必須兼顧經濟成長,實際升息空間小於他們預期。據Fed最新利率點
陣圖顯示,多數官員預測,2022年將升息三次、每次一碼,2023年升息三次、
2024年再升息兩次。
4.【疫情焦點】加州政府決定全面恢復室內口罩令後,加州職業安全暨健康標準委員會修
改職場工作規定,即日起,不論是否完全接種新冠疫苗,也不管快篩是否呈現陰性,只
要是與新冠確診患者密切接觸後,都需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。
「自主健康管理」區分兩種方式:第一是在家隔離14天,期間完全不到公司;二是繼
續到班,但這14天內必須全程配戴口罩,且與其他人員保持六呎距離。 紐約市的新
冠檢測陽性率過去三天以來翻倍,市府公衛專家稱這種增長速度「從所未見」;同時,
市衛生局長喬克西也發文稱兒童感染數量大增,呼籲五至十一歲兒童盡快接種疫苗。
印度衛生部表示,印度Omicron變異株確診病例今天已經破百,以西部馬哈拉什
特拉省最多,病例多數有旅行史或是相關接觸者。 英國連續兩日刷新確診數,BBC
報導,最新單日確診數達8萬8376人,首席醫療官惠提表示,因為Omicron
傳染性高,接下來這幾天還可能連連破紀錄,呼籲醫療系統做好病人大量湧現的準備,
「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威脅。」 法國政府昨日宣布,禁止來自英國的旅客入境,
除非學生或醫療相關專業人士,才得例外入境。此外,法國改為入境前二十四小時進行
病毒檢測,來自英國的旅客必須在入境法國後隔離觀察7天,並要求線上申報以利後續
追蹤。
5.【國際消息】北京冬季奧運即將在明年2月登場,繼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加拿大等國針
對人權問題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後,日本共同社報導,岸田文雄16日在日本議會表
示,他「本人沒有參加計畫」。 彭博資訊報導,台灣18日針對四大議題舉行公投,
公投結果可能引燃台美已悶燒十年的貿易紛爭,對美台關係形成考驗。
6.【全球視野】「英國廣播公司」(BBC)指出,史威茲冰河又被稱為「末日冰河」,因
為其融化不僅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約65公分,也會讓附近冰體的融化速度進一步增
加,可能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達2至3公尺。海平面大幅上升將對台灣等海島,以及大陸
國家的沿海城市造成「災難性影響」,且源自海洋的颱風等天氣現象也會威力大增,本
來千年一度的超強風暴,未來可能僅須數年便會重複出現。 出生於清光緒年間(18
86年)的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老婦阿麗米罕.色依提,於12月16日逝世,享年1
35歲,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老人。
7.【新冠防疫】接種疫苗雖無法保證免受病毒感染,但仍有效於預防重症,提醒民眾配合
口罩令避免病毒傳播,以及持續完善勤洗手、少群聚、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衛生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