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國際摘要 & 新冠疫情最新】12-01-2021
1.【美國生活】美國智庫1日最新民調顯示,2週內訪問超過2500名美國人之中,有71%的民眾擔憂未來5年內,美國和中國大陸將爆發戰爭;52%民眾將中國大陸視為最大國家威脅,俄羅斯僅14%,而若北京發動武力犯台,有71%受訪民眾支持美國官方直接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、66%支持對大陸採取經濟制裁、44%支持立即增加對台軍售、55%支持將航空母艦等軍事資產部署至該區域、50%支持建立禁飛區並在必要時擊落大陸軍機、40%支持承諾派遣地面部隊協防台灣;而針對中國大陸,有20%受訪者最擔心其經貿模式、19%最擔心軍力發展、17%最擔心人權問題、13%最擔心外交方針,還有7%民眾最擔心其武力犯台、擔心美國科技輸給中國大陸的民眾則高達73%,其中以AI人工智慧與供應鏈領域的比例最高。
2.【美國即時】為防堵新變異病毒株Omicron,總統拜登周四將公布冬季防疫計畫,預期除了擴大疫苗與加強劑接種,還將制定更嚴格的入境檢疫措施,美疾管防中心CDC表示,目前考慮的要求包含所有入境旅客,無論接種疫苗與否,陰性檢測結果將從目前搭機前的72小時縮短到24小時,也考慮旅客抵美後的3到5天內,必須再次檢驗和實施自主隔離,最後決定權可能交到各州與地方政府手中。
【財經動態】美聯準Fed主席鮑爾表示,面對不斷升溫的通膨壓力,Fed可能會加快結束購債,可能比11月初宣布的每月減少150億元的速度更快,將在12月的會議上討論,分析指出,原訂的購債計畫將在明年6月左右結束,若選擇加速,可能會在春季初時結束,讓Fed保有隨時升息的餘地,但鮑爾強調,縮減購債不應被視為即將升息的跡象。 美股三大指數1日週三持續下跌,道瓊收跌461‧68點, 跌幅1‧34%;納斯達克收跌283‧64點,跌幅1‧83%;標普收跌53‧96點,跌幅1‧18%;莫德納跌超11%,加州首例Omicron患者重燃擔憂情緒。
3.【疫情焦點】美國舊金山1日發現全美首例Omicron病例,為11/23日從南非返回的舊金山居民,11/29日證實確診,前已接種兩劑莫德納疫苗,目前正在自我隔離,屬輕症無需住院。 日本傳第二例Omicron確診,因連2日出現新感染案例,宣布12月底前「停售」所有飛往日本的國際航線機票,全面禁止所有外國旅客入境,即使日本國民也不例外,所有已訂票準備返國的日本人,不論是否已接種疫苗,都需在家隔離14天。 韓國出現5例Omicron病例,其中一例本土,加強既有對非洲地區8個國家的入境管制,另加列原未受限的奈及利亞,包括持短期簽證者將限制入境,入境者必須在指定設施隔離10天,並接受4次PCR核酸檢測。 英國新通報8起Omicron病例,其中6起在蘇格蘭,由於其中一些人並無外遊史,擔憂已成社區傳播,另兩例則是在倫敦出現,全英國感染該新變異株累計增至11人。 瑞典和西班牙各通報1例,挪威2例、德國4例確診Omicron,均曾前往南非,其中一名為確診者家屬。 沙烏地阿拉伯確認第1起Omicron病例,曾在北非國家出差。 德國公衛專家聲稱,新變異株Omicron或許能加速「終結疫情」,因目前初期報告顯示Omicron多造成輕症,雖然棘蛋白有32種突變,代表能夠優化感染能力,但是會「降低嚴重程度」,與大多數呼吸道病毒進化的方式一致;在此之前,南非專家也指出,Omicron引發的症狀較其他變異株輕微,現有疫苗應該仍「非常有效」,預期疫苗仍能有效避免住院及重症患者。 香港大學30日宣佈,成功從臨床標本中,分離出新變異毒株Omicron,將可用於開發和生產「不活化」的全病毒疫苗,培養出來的病毒將用於動物模型,以評估其傳播性、免疫逃逸性和致病性的各種可能。
4.【國際消息】烏克蘭外交部長,會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外長,籲請北約以三管齊下的「嚇阻方案」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包括明確與莫斯科溝通、準備好制裁方案,以及擴大軍事支持基輔,俄羅斯總統蒲亭則表示,西方國家和烏克蘭的軍事演習及其他行動,威脅俄羅斯安全,警告不要越過克里姆林宮的「紅線」。 擔任德國總理16年的梅克爾12月正式走下政治舞台,外媒分析歐盟權力平衡將重新洗牌,法國總統馬克宏、義大利總理德拉吉,還有即將領導歐洲最大經濟體,德國的現任財政部長蕭茲,都被視為能接替梅克爾,成為歐洲領袖的人選。
5.【全球視野】科學家從非洲爪蟾身上取出活的幹細胞加以培養,以未操控基因的方式,組成的第一款寬不到1毫米的活體機器人,非金屬打造,如今發現在特定的環境下,具有自行繁殖能力,以不像動植物的特有方式繁殖,它們能移動,集體合作和自行痊癒。 以色列城市「特拉維夫Tel Aviv」2021年一舉超越巴黎,成為全球生活費用最高的城市,主因食品雜貨和交通費漲價,加上以色列幣兌美元強勢所致,從第5名一躍而成第1名,首次登上榜首,而去年的第1名巴黎,今年則和新加坡並列第2。
6.【新冠防疫】接種疫苗雖無法保證免受病毒感染,但仍有效於預防重症,提醒民眾配合口罩令避免病毒傳播,以及持續完善勤洗手、少群聚、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衛生習慣。